从阅读方法论看最佳阅读工具

目前,我最满意的阅读工具是 surface pro 4,当然新一代的 surface 产品体验肯定更佳,下面说下感受。

我算是一个爱看书的人,我成长的时代有幸经历了电子消费品疯狂的迭代升级,从128M的杂牌mp3,到我现在打下这行字的手机,日新月异,期间见识过非常多的标榜自己是“最佳阅读器”的产品,曾经一款可以阅读txt的魅族mp4令我爱不释手,不惜不顾视力躲在被窝看小说到深夜,现在想起来依然掩饰不住激动与欣喜,但抛开这种难忘的记忆不说,这些产品,离“阅读器”这个品类的产品还很遥远,无论是最早的pad(不是苹果的,而是最早用笔戳的那种),还是普通平板电脑(早期),充其量只是一件具有显示文字功能的电子产品而已,良好的“阅读体验”是不具备的,他们都没有让我放下对纸质书的热爱,直到kindle的横空出世。

等等,答案不是 surface 么…怎么又说泡面神器 kindle 啦?因为 kindle 是阅读器的标杆,不管你读不读书,想要有读书的逼格,买 kindle 就对啦,我也是 kindle 的铁杆粉丝,从入手的那时候起,便如饥似渴的看书,直到现在依然是常伴身边的随身图书馆。其优点不用多说,用过的都明白,这里我想聊聊不足之处,其实这也正式这篇文章想探讨的。kindle 不能像书本那样写写划划。别笑,请读下去,首先kindle的确有笔记功能,选择后标注即可;此外,为什么写写划划如此重要?对电子书这么要求不是吹毛求疵么?我想说,真的很重要。

阅读是有层次的,最低层次的阅读就是把书翻完,绝大多数小说就是这么看的,知道说的是什么就可以了,如果是本好小说,还能通过文字与故事提高自己的敏感度,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第二个层次是有选择的读,这类读者已经掌握了快速阅读的技巧,看书的时候会先看目录,通读文章,摘取重点,那些传说一年能读200本书的,都是掌握了此类技巧,阅读每一章节的时候会先思考作者想要说明什么,具备了作者思维去阅读,标注重点,事半功倍。在阅读一些畅销书的时候大多是用这种方法;第三个层次则是研究性阅读,此类读者往往会围绕自己心中的课题,同时阅读多本著作,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去阅读,既是搜索的过程,也是思考的过程。研究的英文是“research”,在反复淘金的过程中,自己的问题会变得明晰,脑海中不再是天马行空的想法,而是在书海遨游的时候形成思维的闭环。

就我的阅读习惯而言,第二层与第三层都需要随时记录想法。这就是为什么 kindle 并不能满足深度阅读的需求。在记录想法的时候,效率越高越好,任何耽误思维的操作都是多余的,kinlde不仅标注操作慢,检索同样不方便。此外,对于提升阅读速度方面,指读是一种非常好的提升方法(可以参见一些关于阅读方法论的书),用笔杆子替代效果更佳,因此对阅读速度的能力的提升也是有益的。

本来这篇文章只是想聊聊我心中的最佳阅读器,但感觉与其说是阅读器体验感受,不如说是分享阅读的成长经历。现在 surface + drawboard pdf 便成了我居家旅行之必备,那为什么不选择 ipad pro 呢?或者索尼大法呢?我的回答是:文件管理与性价比方面没有竞争力。毕竟,我还要把 surface 当生产力工具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