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机简史》中的认知偏差

这本书与其说是讲金融危机,不如说是探讨人的认知偏差的。作为一本主标题成为“金融危机简史”的书,我觉得是不太合格的。毕竟简史虽简,但不能简略到粗陋。另外,副标题写着“2000年来的投机、狂热与崩溃”,我以为能看到2000年之后的危机解读,没想到书中写的是2000年前的东西…总有种被骗的感觉,只能怪自己眼神不好。

先说下总体感受:本书的叙事结构混乱,与很多其他描绘危机的书一样,作者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危机的乱象,而每次正当我以为要稍微深入一点,准备拿起放大镜探索细节的时候,又突然被拉回到时空的另一端,在人性层面滔滔不绝批判一番。似乎整本书都在用不同例子讲述着人们“好了伤疤忘了疼”这件事。如果你已经是个较真想了解事情来龙去脉的人,我并不推荐这本书。但倘若换个角度,这本书几乎把人的认知偏差总结了个遍,这点值得记录:

认知偏差 含义
模糊厌恶 对不确定性的厌恶;只愿承担能够量化或分析的风险
认知失调 面临相互冲突的理念或想法时,无意识的尝试调和冲突,通过扭曲一些东西来重新获得平衡
证实偏差 先有直觉想法,然后寻找支持自己观点的证据,即按照自己的理念解读问题
外推偏差 在预测未来结果时,更倚重近期事件。这点炒股的人尤其要注意
框定偏差 对事件的不同解读方式取决具体场景和你的情绪状态。比如直接相信朋友推荐或者盲目跟风
享乐主义 永远需要实现成长、获得积累,永不满足的渴求
后视偏差 事后看清一切,并以为一切本可预期。推荐《镜厅》
控制错觉 高估自己控制周围环境或外部事件的能力。有时候投资赚钱纯粹是因为运气
解释错觉 与控制错觉类似,高估自己的理论分析能力
损益不对称 面对等量的损失和收益,将损失看得更重。相信炒股的人都有体会
过度自信 过高估计正面结果的可能性和自己的预测准确性

作者也谈了自己拨开迷雾的经验:做好尽职调查归根结底在于搞明白三个问题:

  1. 他们怎么赚钱
  2. 他们为什么赚钱
  3. 他们怎么避免亏掉已赚的钱

书中每章节开篇都会引用一些名句,其中 J.K.加尔布雷斯的一句话令我印象深刻:与经济学的其他领域相比,货币研究领域更多的使用复杂理论来掩盖或回避真相,而不是解释真相。

金融的根本是借贷,所谓金融工程就是复杂的借贷。金融的发展归根结底是“信任”二字,当人们对未来有积极预期,就愿意进行借贷,金钱流向实业,生意才能做大。有借有还,信任增长,信贷规模扩大,做更大的生意。这看似美好一切有个不能忽视的大前提:那就是实业能赚到钱,赚到足够支撑债务的钱。金融的问题在于金钱总是流向更容易赚钱的地方。容易赚钱指的是:利润率高(不是名义上的利润率,而是在给定期限内的高回报,即:周转快也一样好赚钱)。实业相比金融产品周转慢,因此不可避免会发生脱实向虚的情况。这就催生了金融杠杆率的增加,而杠杆一定意味着风险。一旦信任链条难以维持的时候,整个金融大厦便会轰然倒塌。周而复始,历史总是相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