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本关于公共政策制定的经济学通俗读物。读这本书一边了解新加坡的公共政策,一边解读政策背后的经济学原理。
读完这本书,我深刻的意识到公共政策的制定真的不容易,政策的试错代价太高,要考量各种因素,绝不仅仅是经济学原理本身。
新加坡的发展现状或多或少能够透露到出苏州园区的未来方向,看完这本书,也让我对现在周围目所能及的公共政策有了更深层的思考,少点戾气,多点包容。
注:本读书笔记仅摘录自己觉得有兴趣的知识点,若想系统性了解,推荐阅读原著
第一章 政府支出和收入
- 财政政策的三个目标
- 提高效率,致力于在市场失效的领域里提高效率
- 促进公平
- 提高经济增长率,尽可能对消费征税,而不是对收入征税
- 政府支出一般包括
- 消费支出
- 投资支出
- 转移支付
-
政府开支既要有效率,又不导致市场扭曲
- 税的形式有直接税和间接税
- 直接税,即对个人和企业的收入财富或者资本利得征税
- 间接税,是对个人和企业的支出征税
-
政府借债导致公共债务需要日后征收更高的税额来补上亏空
新加坡是拥有最高储蓄率和外汇储备的国家之一
因此能够不向外举债的情况下进行投资和资本积累 - 政府优先满足两个领域的需要
- 安全与外交
- 社会发展
- 边际有效税率
需支付的税收额,占税前资本回报的百分比
这是衡量税制竞争力的一个指标
-
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是两个互为因果的难题
- 人口老龄化问题
- 导致收入税的税基减少
- 同时也增加医疗保健和其他支出
- 这给年轻人造成了日益沉重的负担
- 可能会因此抑制个人和企业的积极性(日本)
- 消费税
- 一般而言,政府税收会随着经济周期而浮动
- 经济繁荣期,税收上升,而在萧条期则会下降
- 收入税是累进制(随着收入增加而增加)的,但从消费税获得的税收,一般会按比例反映人们的收入变化
- 新加坡不免除所谓基本必需品的消费税,也没有对必需品设定较低的消费税税率
- 很难清晰的界定什么是生活必需品,什么是奢侈品
- 较高收入的家庭,实际上对包括必需品和奢侈品在内的各类物品消费量都很大,因此,对必需品征收较低的税率,实际上就是向富人征收更少的消费税
- 一个多层级的消费税结构,会对物品和服务的相对价格造成扭曲
-
政府提供直接补贴的方式,不会扭曲经济中的相对价格
补贴一般是以实物形式来支付,有利于减少过度消费和对福利的依赖,鼓励人们自立更生 - 净投资收益 净投资收益是净投资收入的一部分,净投资收入被纳入到预算,以提高政府的财政收入并确保长久的财政优势 净投资收入是指投资于政府储备而产生的红利利息和收入,也包括从贷款中获得的利息,但要扣除投资和管理储备相关的成本
第二章 公共政策的微观经济学基础
-
自由市场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良方
-
在市场经济中,价格盈利和亏损决定资源的配置
市场机制,能够确保商品或资源被配置到对其估价最高的人手中 -
福利最大化的条件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
在不存在外部收益或外部成本的情况下,市场运行的结果可以使最大化社会的净收益,即私有市场的均衡在经济学上是有效率的
-
完全竞争市场和企业所面临的,需求曲线可以用水平线表示
因为单方提高售价,会失去所有客户 -
公共物品具有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的特征
-
自由市场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价格可以协调资源的流动
-
效率,只是一个纯粹的经济概念,不能等同于人们普遍认为的公平的结果
-
最明显最符合直觉的解决方案不一定是最好的
往往造成相关价格的扭曲,而达到政策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很小(最低工资制度) -
帮助穷人的更经济有效的方式是给予他们一次性的补贴,而不是去降低相关产品的价格 受补贴的家庭可以理性的决定如何分配这笔钱,从而使效用最大化
第三章陆路交通
-
与其它方法相比,价格机制引导的资源配置是取得经济效率的最佳手段
-
负外部性
生产者或使用者给第三方带来额外成本的行为
驾车者没有承担他的行为所产生的负外部性,单靠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不会使我们的道路更加通畅 -
拥车证(车辆限额制度)
拥车证的数量由政府控制,但拥车证的实际拥有权是由市场机制决定的
车主为了补偿高昂的用车费用和有限的使用年限,而尽可能多的使用汽车,这样的心态会使得汽车使用量上升 -
收拥堵费
时间的延误,会对拥有高收入和较高时间机会成本的人群造成更重的负担
人们在购车时征收一大笔税费,要比让他们多次支付小数目更加容易,如果车辆拥有权的管制放宽,电子道路收费额度就必须大幅提升,这会引起民怨 - 实施纯粹符合经济理性的措施,在政治上却是不可接受的
- 因而保留了拥有车的一次性征税
- 为避免公众所顾虑的单一类别拥车证投标方式,可能导致小型车买家被大型豪华车买家排挤,拥车证最后还是保留了两个汽车类别
- 公共交通,采用一种准竞争体系
两家运营商在不同地区进行运营,两家运营商在该种体系内互为基准,监管方也能借此来评估和比较两个竞争者的效率
第四章 公共事业
-
划分可竞争和不可竞争的领域,为放松管制和行业开放铺平了道路
-
水在新加坡是战略物资
水资源牵涉到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新加坡的水源有一半是从马来西亚进口的
第五章 公共住房
- 居者有其屋
- 有恒产者有恒心
- 这个政策具有增强社会稳定和国家认同感的正外部性,这是消费者不会去考虑的因素
-
新加坡组屋购买者的限制
政府要求组屋住满一定期限后才可以被再次出售,以及为购屋者设家庭收入限制 - 住房公积金
- 新加坡雇员需要依法将一定比例的月薪存入他们的中央公积金账户中
- 贷款的房主中,超过80%是动用公积金存款偿还房贷的
- 大约80%的购房者完全可以用他们的中央公积金来支付月供,而无需再动用他们的净收入
-
土地征用法令
这项法令,授权政府在推动国家发展的过程中,能够为建设公共住房征用所需土地,被征用土地的补偿率也有明文规定 -
组屋预购系统
购房者需要在组屋建造前及预购房屋,建屋发展局只有在该组屋的大部分单位都已被预定的情况下,才会允许承包商开始建设,这样一来投机客就被排除在外 - 利用住房政策促进多种族融合
- 一旦大部分新加坡人都住在政府组屋里,政府就可以更方便的实现增强社区凝聚力和促进种族融合等社会目标
- 大部分政府组屋地面层都预留了空间,为不同种族居民举办婚丧等各种仪式提供场地,多种族和多元宗教的精神可以在组屋区得到体现,居民也会更加了解并尊重其他民族的风俗
- 政府组屋区保持各种族人口比例相对均衡,如果同幢楼的某种族比例已经触及上限,那么政府就不会再允许出售房屋给其他属于该种族的购买者,政府相信该政策带来的促进种族和谐,和增强社会凝聚力等好处远远大于其给个人增加的成本
- 居者有其屋政策应对养老问题
- 政府引入居住年限为30年的小型寓所
- 组屋契回购计划,建屋发展局会回购房器的尾期部分(不超过30年不用搬出去)
- 屋主将收到一笔一次性预付的房契收入,并终身领取每月养老津贴
- 参加公积金中参入息计划,每月获得一笔固定收入,直到终老
第六章 医疗保健
-
人的判断会被内在的偏见所左右,因此人们往往不善于计算概率
-
增加医生和医院的数量,并不能降低成本,甚至可能使医疗成本上涨
-
诱导需求问题
医生让病人做不必要的检查,或者推荐病人昂贵的治疗方案来增加自己的收入,这会增加全社会的医疗支出
病人会选择他相信能治好他病的医生,选择的标准与价格相关性可能不大,甚至他可能坚信更贵的医院一定会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 医疗保险费用的承担模式
- 个人承担模式
如果没钱看病就会死亡 - 保险承担模式
保险是针对不确定性的市场化解决方案,但存在2个问题
道德风险
一个人生病了,会没有特别的动力去寻求节约的治疗方案,相反他会要求最好最先进的治疗方案,如果是个及时行乐者,甚至可能选择不太健康的生活方式,这是因为保险,会全额支付日后可能出现的医疗支出
逆向选择
低风险群体,倾向于选择不进入保险市场,这会导致整个被保群体的平均风险升高,随之升高的还有保费,在一些极端例子里投保的人太少,因而风险分担的规模太小,风险分担几乎不再存在
15.4% 的美国人没有医疗保险,除了急救之外,他们实际上无法享受到其他医疗服务 - 国家承担模式
由于所有人都参与,并且没有牟利动机,逆向选择和供应者诱导需求被降至最低
当价格为零时,医疗服务的需求会远远大于供给,导致等候时间漫长,最后免费供给,不能满足病人的不同需要,容易造成服务水平低下,医院也没有动力控制成本,患者为了得到专家门诊服务,经常得预约,并等候好几周甚至好几个月,时间取代了金钱,成为分配资源的机制
- 个人承担模式
-
几乎没有一个国家采取这三种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混合模式最常见
- 新加坡的医疗解决方案
- 医疗服务初略分为基础门诊和住院治疗两大类,基础门诊80%由市场提供,住院治疗则相反,80%由政府提供
- 卫生部规定了哪些医疗服务是有补贴的,不同病房有不同补贴标准
-
支付能力调查是迄今为止政府引进的最有针对性的分配补贴方法
(中国的征信体系建立可能会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福利分配问题) -
保健储蓄
强制性储蓄计划,相当于公积金医疗账户 -
健保双全计划
保费可以用保健储蓄支付,这就把它和普通私人住院保险区分开了,这使得该计划的行政成本降低,并且增加了分担风险的能力,从而降低了保费
是有保险公司可以提供超出健保双全计划以外的补充性保险计划 -
保健基金
资金来源于政府预算盈余所产生的利息收入,被用来支付极为贫困群体的医疗费用 - 医疗定价难题
- 医疗价格会根据住院时间长短,病例复杂程度和处方而有很大差距,这种产品复杂性所导致的信息不对称,不仅使消费者无法比较各家医院的价格,也使得医院之间无法比较成本。
- 若严格控制医疗费用,可能导致医疗偷工减料
- 新加坡政府采用了内外部审计以及监测再次入院病人比例等严格的质量评估措施
第七章 教育
-
新加坡政府高额补贴教育,占总预算的23%,仅次于国防
新加坡教育模式以多元种族主义和任人唯贤为基石,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和社会凝聚力 - 投资教育有益于个人社会,乃至整个世界
- 增加营养与促进健康
- 提高生产力和个人收入
- 促进公平:缺乏教育是贫困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 提高经济竞争力
- 减少贫困
- 加快民主进程
- 促进和平与稳定
-
高度专业化的职业培训,是一种纯粹的个人物品
-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教育的个人收益和外部收益之间的差距并不明显
-
高等教育促进社会流动,使大家确信新加坡充满机遇
-
学生贷款
政府提供贷款的本金,但是由能够很好的评估信贷的银行管理,学生无需支付学习期间产生的贷款利息 - 新加坡政府对人力资源规划和毕业生指标的干预
- 仅根据学生的喜好来决定,大学课程的设置可能忽视经济发展的需要
- 欧洲日本和美国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学生,对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等专业失去兴趣;移民则反之,但他们的子女下一代往往更追求自我实现与人文关怀
- 高等教育和供需之间的反馈周期相当长,难以及时自动调节,达到供需平衡
- 在日本每所大学的学生人数是固定的,课程安排也受到教育部的严格控制,在这一教育模式下,毕业生无法培养企业所需的创业精神
第八章 劳动力市场
-
如果没有全球化带来的更自由流动的资本,自由化贸易以及科技创新,发展中国家的工资即使再低,也无法威胁到发达国家工人的饭碗
- 外籍工人的影响
- 外籍工人愿意从事当地人不愿意从事的一些职业
- 高技能外籍工人,扩充了新加坡的人才库
- 多的外籍工人不会挤占掉就业岗位,相反,外籍工人的撤离实际上会导致新加坡经济活力的下降
- 工作总量恒定论(错误的)
- 这种观点错误的认为可以通过缩短工作时间和限制外籍工人数量来解决失业问题
- 实际上这两种方案的基本假设都是工作岗位是固定有限的
- 工人超时工作,和外国工人参与本国就业,往往带来更高的产量和就业机会
- 外籍工人的负面影响
- 竞争导致压低本地工资,为保障本地工人,新加坡政府向每个外籍工人征收劳工税
- 充足的外籍劳动力供给,可能会削弱企业通过重组工作岗位来提高生产力的决心
- 庞大的外籍工人群体的存在会增加社会融合的难度
- 如果本地劳动力成本过高
- 投资者可能会转向海外市场,从而使当地失去潜在的工作岗位
- 对于一些服务业而言,问题不是生产商迁移至其他国家,而是消费者会在海外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服务,例如美国人目前在印度泰国和新加坡接受医疗保险服务
-
工作流程的重新设计,人员培训和投资机械化,可以帮助低薪资的工作岗位更有效的运作
- 劳动力保护
很多人提议保护包括劳动力在内的国内市场,避免来自国外的竞争,然而这看似诱人的保护主义充其量只是短期的解决方案,从长远来看,各个国家必须持续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发挥国家的相对优势
第九章 展望未来
-
超出一定水平的产量或生产规模会使效率下降,以及导致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上升
- 网络效应
- 规模报酬递增是信息经济的特征之一
- 通讯产业,如果一个人想要更换服务公司,它的代价是很大的,存在一个阈值,如果该公司失去的不只是一个客户,而是该客户的所有朋友
- 同样两个港口竞争,吸引客户,背弃枢纽港口,需要付出高昂的成本,但一旦突破一个临界点,就会马上发生
- 解决气候问题的公用品悲剧 知易行难,如果其他国家不参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会自愿削减自己的温室气体排放